2012/12/17

經典芭蕾舞劇--胡桃鉗首演120週年紀念日






本日的Google是露樣相關的事件喔~(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一下,歡迎攜帶了阿普的露樣加入我們喔!)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語: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樂派特徵。




  《胡桃鉗》是柴可夫斯基編寫的一個芭蕾舞劇。原作為E·T·A·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鉗與老鼠王》的故事。柴可夫斯基後來根據大仲馬改編的版本加譜了芭蕾舞的音樂,成為現時的所見的版本。它是聖誕節的傳統節目,它老少皆宜,而且常演不衰。
   《胡桃鉗》中出現的玩具兵是來自於德國的一種傳統工藝品,習慣上把它稱為德國胡桃鉗Geman Nutcrackers。




   芭蕾舞劇:胡桃鉗

  在Wiki可以看見完整得劇情,所以這邊就不多說了。

  這是一部小時候讓我有點害怕的故事啊(抹汗),會動的玩具不是跟七月半的紙娃娃傳說差不多嗎?長大後倒是覺得相當有趣。
  
  《胡桃鉗》(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 King)原名為「胡桃鉗與鼠王」,原始創作是德國作家霍夫曼(ETA Hoffman)在1816年完成的作品,之後由法國名作家大仲馬(Alexandre Dumas)將其改編成芭蕾舞劇的劇本,再由俄國一代音樂大師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在1891年據此編寫成知名芭蕾舞劇,並交由俄國名編曲家伊瓦諾夫(Ivanov)編舞,於1892年在聖彼得堡的馬林斯基劇院 (Maryinsky Theatre)首次公演。

  但現今大家所熟知的胡桃鉗芭蕾舞劇劇碼卻是由紐約市立芭蕾舞團的創立人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所完成的;透過巴蘭欽更具想像力的創意與密集推廣的努力,胡桃鉗芭蕾舞劇早已成為美國每年聖誕節演出之必備劇碼了!而胡桃鉗娃娃也 因為其造型可愛而被塑造成夾胡桃的道具,自十八世紀即開始廣泛被歐洲人選為最高尚的聖誕節禮物。




Categories:

0 回應:

張貼留言